公告

公告
 

科教融合 研究所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CIMS研究所始终坚持科研服务教学的理念,以科研推动学科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科研工作做为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平台,不断拓展教学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取得显著成效。

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载体。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决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CIMS研究所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争取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为学院学科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保障。近五年研究所已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1项重点、5项面上、6项青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子课题1项,省科技重大专项4项,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研究方向涉及智能数控技术与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3D打印增材制造、设计制造工业软件等智能制造装备技术。

CIMS研究所牢固树立科研服务教学理念,鼓励教师把学科与科研资源运用于教学,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促进教学内容更新。鼓励教师把从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新动态、新成果及时融入到教案、教材中去,使教学内容跟得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和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鼓励教师利用课堂讲授和专题讲座等形式,补充教材的不足,增强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和前沿性,提升教学的学术品味,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创新视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如夏链老师在讲授《CAD/CAM综合实验》和《产品智能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课程知识时,补充其主持的多项国家、安徽科技重大专项、企业委托项目的研究结果,拉近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科研应用的距离,提高了同学们的专业认知,培养了同学们的专业兴趣,促进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董方方老师和田晓青老师围绕企业技术需求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将他们在机器人化加工和增材制造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到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这些毕业设计参加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恒星杯”毕业设计大赛,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CAD/CAM综合实验》优秀作品

第五届恒星杯毕业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研究所教师以科研为支撑,多举措实施科教融合,加强对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指导,带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如韩江老师以承担的企业合作项目和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为支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安徽省金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董方方老师充分利用研究所在机械结构优化设计、3D打印切片软件开发、运动控制算法等方面的研究基础,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机械臂式无支撑3D打印装置及关键技术研究》。参与该项目的本科学生杜爽在校定核心期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发表论文1篇,廖飞、殷远洋各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近5年,研究所老师获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40项,指导学生200人。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科技竞赛,获得国家级奖10项,省级奖25项,受益学生180余人。

研究所教师指导的部分创新创业获奖

研究所重视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在学院领导下,申请和依托机械创新实验班,大力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创新。自2018年,研究所连续5年协助学院申报机械创新实验班,担任4届班主任,着力培养了一批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扎实的基础理论、出色的创新能力、持续的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刚刚毕业的292018级实验班学生中,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省级4项、校级5项,学生参与率100%;各类学科竞赛获奖省级以上获奖覆盖80%的同学,包括互联网+省赛金奖、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智能制造大赛全国一、二等奖、单项奖,德国TÜV莱茵学院全球认证能力资格证书、西门子系统工程师证书等。2019级实验班保研率达57%28名学生,保研16名),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免试研究生录取。

研究所参与新工科背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并重点参与面向新工科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研究与构建。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及行业发展状况,构建自下而上的多层次实践课程培养体系,2022年完成第一届智能制造专业(2019级)《产品智能设计制造综合实践》、《智能制造系统综合实践》、《生产实习》等实践课程的开展。将智能制造装备、光学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接口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将光、机、电、液(气)一体化技术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融合,对智能产品进行优化设计。依托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实验实训平台,将智慧工厂、数字化孪生制造、数字化总线实训等应用场景串联,培养学生对智能系统设计能力为先导,对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容进行组织和优化,将最新的产业资料、教学经验记忆工业案例融入实践教学内容,探索开展有效的实践课程的方式,保证综合实践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使学生将理论课程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

由于措施得当、推动有力,科教融合效果显著,研究所的科研优势已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面试时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被录取单位充分认可。一些学生继续在清华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

新的一年,研究所将继续坚持高等教育的宗旨与使命,立足创新人才培养,继续加大学科、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探索科研与教学相融共生的发展模式,助力学院、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上一个新台阶。


 
   
   
 
Copyright 2008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CIMS研究所 
地址:合肥市屯溪 路193号(230009) 合肥工业大学 机械楼 201~206、104、109